>  正文

《第3族经济》系列五

评论

第3族(第三族概念及界定

              作者:活脑袋策划机构、第3族数字经济研究院创始人:王建华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第3族要么在“雇佣制”的破旧船上等着巨浪吞噬,要么驾驭“人工智能互联网 ”主动出击去征服数智社会的巨浪。 那究竟何为“第3族”?我们该如何界定“第3族”?

       早在2021年《第3族时代》《第3族经济》作者、第3族数智经济研究院和活脑袋策划机构创始人王建华先生首次洞察且系统提出人类社会劳动力结构中的“第3族(第三族)”概念,并深刻指出:第3族既是潜力无限的劳动群体与消费市场,也可能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变量与文化力量

       第3族是脱离传统雇佣关系,通过“自主劳动”创造价值的个体或组织。其特征是“生产资料个体化、协作关系弹性化、价值分配算法化”,构成了新型的劳动范式。第3族主要涵盖五大群体:农工个营户(如数字手艺人)、公众公司人(如DAO组织成员)、两栖创客商(如斜杠创作者)、自由职业者(如远程开发者)、待岗失业工(如灵活就业者)。

  “第3族(第三族)”概念

  1. 雇族(雇佣方):掌握资本或资源分配权,通过雇佣他人劳动力实现价值创造的群体叫雇族。雇族俗称老板族,也叫第1族(第一族)。

  2. 佣族(受雇方):以劳动力换取雇佣方支付的报酬,依附于雇佣关系生存的群体叫佣族。佣族俗称打工族,也叫2族(第二族)。

  3. 第3族(自主方):脱离传统雇佣关系,通过“自主劳动”创造价值的独立个体或组织叫第3族(第三族),第3族俗称自由族,也叫灵活就业者。

  4. 数智社会第3族:通常不依靠雇佣关系,以数字智能技术(如AI、大数据、云协作)为支撑,通过自主劳动,结合技术杠杆,实现价值创造的新兴群体。  

  第3族以灵活且自主的模式创造价值,成员既涵盖传统意义上的农工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公众公司人、待岗待业工等,也包含在数智技术大环境下新兴的超级个体、独行创客(一人公司)、两栖创客等。

  在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与金融资本深度演进的浪潮下,全球第3族群体规模迅猛扩张,将超越传统“雇族”与“佣族”成为劳动力结构的主体。他们当下普遍心怀梦想、肩负压力,在探索中前行,也常感前路迷茫。

  “第3族(第三族)”

  第3族主要包含“农工个营户、公众公司人、两栖创客商、自由职业者和待岗失业工”五大群体,他们通常情况既不被人雇佣,也不雇佣人。

  第一类、农工个营户(个体商户)

  传统形式:那些不开设公司、不创办企业,且一般不雇佣他人的个体商户,比如小摊贩、手工艺人。

  新兴形式:在数智技术背景下诞生的“超级星个体”,借助数字平台和智能工具,实现高效价值创造,像跨境电商店主、AI内容创作者。

  第二类、两栖创客商(斜杠创收者)

  传统形式: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第二职业的群体,例如教师兼职作家、工人兼职司机。

  新兴形式:依托数智技术实现多角色创收的斜杠创客,比如程序员兼AI提示词培训师、设计师兼数字艺术创作者。

  第三类、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者)

  传统形式:独立承接订单、自主完成任务的职业者,比如咨询师、设计师、摄影师。

  新兴形式:通过数字平台和智能工具,实现全球化接单的自由职业者,像远程程序员、跨境电商顾问

  第四类、公众公司人(微型合股体)

  传统形式:由几个合伙人共同经营,且不对外招聘员工的小型企业。

  新兴形式:依托数智技术和智能合约运作的微型合股体,实现高效协作与价值分配,例如DAO组织、分布式创业团队。

  第五类、待岗失业工(灵活储备军)

  传统形式:由于经济波动或行业变迁而暂时失业或待岗的群体。

  新兴形式:通过灵活就业或数智技术实现再就业的群体,比如网约车司机、直播带货主播。

                                      

  作者简介:

       王建华:活脑袋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著名营销策划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产品营销"三.五价值再造"理论的提出者;品牌营销"中国方程"策划体系的创建者。

  三十年专注在市场竞争的前沿战场策划营销、统军督战;是中国极少数同时拥有海内外市场众多案例的营销策划专家;具有超强的思维能力、完善的策划体系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营销策划活脑袋;常受邀为企事业单位和商会把脉问诊、策划营销和讲座授课。

  专业著书:《传染营销活脑袋》《第3族时代》《解困:品牌营销的中国方程》等;商业案例:美国PID、JEUNESSE、中国力帆科技、郎酒集团、塞力斯集团、天虹线缆、万虎工业、百年赤水、大阳制造、宗申产业、施可富大曲酒、腊七方农业等。


责编:sq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经济发展网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版权申明|Copyright © 2018-2020 经济发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11151号-1

经济发展协会联盟成员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电话:12331

本网站展示资料或信息,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